阳明者,阳证之里。胃不和则卧不安,故宜彻热和胃也。
狂言不食者,死。脉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
脉浮,阴阳俱紧,口中气出,舌中干燥,蜷卧足冷,鼻中涕出,舌上滑苔,勿妄治也。黄为疸证,如小水不利,或赤,兼小腹胀满,不痛,渴而大便实,脉来沉实有力者,为湿热发黄,轻则茵陈五苓散,重则茵陈汤,分利小水,清白为愈,黄自退矣。
盖在经则汗,过经则下也。 其呕吐,为邪未入腑,虽有阳明证,不可攻之。
注曰∶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。 若吐、若下后七八日不解,表里俱热,时恶风,大渴,舌干燥而烦,白虎加人参汤。
羌活冲和汤治太阳无汗,发热头痛,恶寒脊强,脉浮紧。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腹中急痛,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,此汤主之。